2017年5月6日四分尾山社區3C解碼山溪進階計畫~水面下的夜世界

神秘的黑森林總是最令人期待嚮往,夜間到底有那些生物會出現?會聽到甚麼聲音?既緊張又新鮮的經驗,一直是學員所期待的課程。今日課程將掀起夜間森林的神祕面紗及探訪領略水面下的世界。

P5060016.JPG

延續原生魚類課程,今午由鍾宸瑞老師再度帶領學員們將擬保育的魚種小心翼翼撈起準備移至已完成的棲地進行復育工作。

P5060089.JPG

天氣變化多端,下午老天爺眷顧我們採集好的魚兒飄起大霧,在指導員的分組及分配下,各組都有各自不同的魚種,由分組指導員各自帶開至不同的棲地就定位。

P5060095.JPG

各組就定位好後,依遵照老師教導慢慢讓魚兒下水的標準程序後,大家都很高興自己完成魚兒保育的首要工作。

56許志遠.jpg

夜的腳步在課程進行中慢慢到來,似乎在提醒我們該進行夜間觀察囉。許志遠老師就我們園區的生態池的環境可能會夜訪到的生物作介紹。

201756小綠.jpg

夜間觀察另外一組則由林宏盛(小綠)老師禁行夜間探訪的觀察。

201756螢火蟲.jpg

今晚,除了各式水生生物外,最讓人一年期待一次的夜精靈~螢火蟲,也準時點燈歡迎學員們造訪,點點螢光彷彿在感謝數年前大家營造螢火蟲棲地所付出的努力。讚 !

文章標籤

美麗蝴蝶秘密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10長腳赤蛙 (10).JPG

2015102長腿赤蛙 (紅褐色~母)) (1).JPG

2015102長腿赤蛙 (紅褐色~母)) (4).JPG

長腳赤蛙Rana longicrus Stejneger, 1898 (赤蛙科) 體長雄4-5cm、雌5-6cm,體型修長,體背紅褐色、褐色或灰褐色, 背部有一個八字形黑斑 ,背有側褶,口吻端部尖, 眼後方有一枚黑色的菱型斑,狀如黑眼罩,兩眼間有不明顯的黑色橫帶,腹面白色光滑,前肢指細長,指間無蹼,後肢具褐色橫紋,指細長具半蹼。本屬3種,近似種梭德氏赤蛙吻端較圓,後肢較短,本種主要分布北部、中部山區,棲息溪邊潮濕地,數量較少見。

文章標籤

美麗蝴蝶秘密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26四分尾山 ~腹斑蛙.jpg

1048腹斑蛙 (1).JPG

20159腹斑蛙 (2).JPG

腹斑蛙Babina adenopleura (Boulenger, 1909)(赤蛙科) 體長6-7cm,體型肥胖,吻端鈍圓,上唇及頷腺白色,鼓膜周邊具黑色菱形斑,體背灰褐色具黑色圓斑,中央具白色縱紋,體側有一對淺色細長的背側褶,腹側灰褐色具稀疏的大黑斑,體背光滑,腹面白色,後肢具棕綠色橫帶,趾端膨大具吸盤。本種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常見於池塘等靜水域,3-8月為繁殖期,叫聲響亮,日夜不間斷的「給、給、給」令人印象深刻。近似種貢德氏赤蛙及拉都希氏赤蛙雄性肩部有臂線,趾端無吸盤,貢德氏赤蛙鼓膜周圍白色,拉都希氏赤蛙皮膚粗糙有許多顆粒。本屬2種,另一種為豎琴蛙 Babina okinavana (Boettger, 1895),為稀少的種類。

文章標籤

美麗蝴蝶秘密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拉都希氏赤蛙.jpg (1).jpg

拉都希氏赤蛙.jpg (2).jpg

拉都希氏赤蛙Rana latouchii  Boulenger, 1899(赤蛙科)體長4-6cm,體背平扁,紅褐色,體側各有一條長棒狀的皺褶突起,吻端經鼻孔到腹端的側褶具黑色縱紋,下方有大小不一的黑色斑。本屬3種,本種又稱闊褶蛙,與近似種腹斑蛙相較,本種體型瘦長,體背粗糙具顆粒疣突,腹斑蛙體背較光滑,身體廣胖,本種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成蛙出現於4-9月,棲息池塘、水田、沼澤、溪邊等緩水流域,繁殖期成群遷移到水域環境,夜間出沒,躲藏在草叢、石縫、枯葉底層,雄蟲鳴叫細弱如「嗯、嗯、ㄟ、ㄟ」聲,有人以其名「拉肚子的青蛙」稱之十分有趣。

文章標籤

美麗蝴蝶秘密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8月園區 ~澤蛙 (1).jpg

20138月園區 ~澤蛙 (2).jpg

20138月園區 ~澤蛙 (3).jpg

澤蛙Fejervarya limnocharis (Gravenhorst, 1829)(赤蛙科) 雄體長4-5cm、雌5-6cm,體型肥胖,體色以深褐色、褐色、灰褐色為主,部份個體夾雜紅綠色斑紋,吻端尖圓,上下唇有3-4條深色縱紋,兩眼間具深色V型橫斑 ,背部具長短不一的棒狀膚褶,或具長短不一的縱紋,腹面乳黃色具光滑,後肢短具橫紋,趾端尖,趾間具半蹼。本屬2種,近似種虎皮蛙體型較大,背部為棒狀膚褶,排列整齊,本種常見棲息於稻田、溝渠、草澤等靜水域,為常見的種類。

文章標籤

美麗蝴蝶秘密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717 斯文豪氏赤蛙 (1).jpg

2012717 斯文豪氏赤蛙 (2).jpg

20120730 斯文豪氏赤蛙褐色型) (3).jpg

斯文豪氏赤蛙Odorrana swinhoana (Boulenger, 1903)(赤蛙科)體長雄6-7cm、雌8cm,常見體背綠色、褐色個體,斑型變異很大,體型修長平扁,體背及體側具褐色或褐、綠色交雜的斑塊,背側的摺線點狀不相連,趾端膨大成吸盤狀,能在溪流活動。本屬一種,本種又稱尖鼻蛙、棕背蛙,屬於大型蛙類,最大有10cm,體色會隨環境改變,本種常見於樹林的溪裡活動,雌蛙秋、冬產卵季,雄蛙會發出如鳥叫聲,許多初學賞鳥的人常有誤判為鳥的難忘經驗,剛孵化的蝌蚪白色,模樣像豆芽菜,齡期漸大轉為黑褐色,為低海拔山區常見的種類。

文章標籤

美麗蝴蝶秘密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717 古氏赤蛙 (1).jpg

2012717 古氏赤蛙 (2).jpg

古氏赤蛙Limnonectes kuhlii (Tschudi, 1838) (赤蛙科體長5~7cm,中型,體型肥胖,眼的瞳孔菱形紅色,鼓膜小隱於皮下,兩眼間有一條黑褐色突起的橫帶,體背無側褶,體色灰褐色至黑褐色,體背粗糙具顆粒突起,近前緣左右側各有一條縱向的脊突,中央有倒V字型或W字型斑紋,但個體間的差異很大。本屬一種,本種頭部寬大,又稱大頭蛙,普遍分布於低海拔山區,中北部數量較多,棲息溝渠、溪畔、沼澤等枯葉層,保護色良好,雄性體型較雌蛙大,領域性強,叫聲為單音節短促「嘓、嘓、嘓---」連續7-20個音節,容易辨識。

文章標籤

美麗蝴蝶秘密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720 ~小雨蛙 (1).jpg

20151001小雨蛙 (1).JPG

20151001小雨蛙 (3).JPG

小雨蛙Microhyla fissipes Boulenger, 1884 (幼蛙)(狹口蛙科)體長約2-3cm,體型小,頭小腹部大,呈扁平的三角狀,頭部吻端尖,上方土褐色,下方黑褐色,體背具塔狀的黑褐色花紋,及不明顯的顆粒狀疣突,背中線淡黃褐色,細窄不明顯,各腳腿部背方具黑褐色橫斑。本屬有3種,本種又稱飾紋姬蛙,普遍分布於低海拔山區之水田、池塘、草澤或林間落葉層下,口部甚小,成蛙以螞蟻、白蟻等小昆蟲為食,雨後的夏夜容易聽到牠們整齊而節奏的叫聲,聲音低沉而大。

文章標籤

美麗蝴蝶秘密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綜合照片 043.jpg

綜合照片 044.jpg

印度蜓蜥Sphenomorphus indicus蜥蜴亞目,石龍子科體長約27-29cm(含尾端),體背黑褐色密布黑色縱向的斑點,頭部兩側各有一條深褐色縱帶,後腿內側股部之鱗片排列規則,幼體尾端常帶紅色分布,成體近似麗紋石龍子但體背不具黑色粗獷的黑色斑點。本種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常見於溪邊或枯葉層,為常見的種類,數量很多。

文章標籤

美麗蝴蝶秘密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0422翡翠樹蛙_(7).JPG

20170422翡翠樹蛙_(4).JPG

20170422翡翠樹蛙的卵泡_(1).JPG

翡翠樹蛙(拉丁學名:Rhacophorus prasinatus)屬於樹蛙科,分佈在台灣北部南、北勢溪流域及宜蘭低海拔山區。因為在翡翠水庫附近發現而得名,是台灣特有種。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的呂光洋教授發現於1983年。特徵:屬中大型樹蛙,背部為翠綠色,有細疣狀顆粒。腹白,股間和大腿內側有黑斑。虹膜、眼線及顳摺皆呈金黃色。繁殖季為每年3-11月,雄蛙5-6公分,雌蛙6-8公分,常在丘陵地的矮密樹叢及水容器、水溝附近出沒。卵:每次產300-400白色卵粒,埋在淡粉紅色泡沫卵塊中,經常好幾個卵塊聚成一大團。卵塊經常遭受蒼蠅寄生而長蛆,導致孵化失敗。蝌蚪:蝌蚪大型,深色散佈許多褐色細紋;尾鰭高而發達,呈波浪狀。

文章標籤

美麗蝴蝶秘密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